“双一流”建设

更多>>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双一流”建设 > 学校动态 > 正文

公诚勤朴传薪火 追赶超越续新篇——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8-10-19 17:38:16

2018927日,作为世界三大权威大学评价体系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19世界大学排名,对全球超过12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评价,中国有111所高校上榜,西北大学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43位、陕西高校第3位。这是西北大学作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首批进入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后取得的又一耀眼成绩。

  作为西北地区创建最早的高校之一,西北大学是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在11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扎根陕西、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名师大家群星璀璨、学术成果蜚声四海、杰出学子才任天下。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响应并积极投身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机遇,紧密对接陕西追赶超越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助推西安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随着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举措日臻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愈趋强化、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持续创新、对外合作交流水平不断提升、“一院一策”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西北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彰显。20179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北大学以认定方式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为建设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北大学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在新时代踏上了新的征程。

公诚勤朴助力提升 学科凝练凸显优势

2018918日,新华社以“破解达尔文世纪难题”为题,对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科研团队做了专题报道。以舒德干为带头人的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团队,40余年来聚焦于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团队成员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发表了13篇研究论文,2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分别于2003年和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舒德干这样评价他的团队和自己:“我这一生都在学习和践行达尔文理论,求解‘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甘坐冷板凳、专注大学问。”团队成员凭借着追求真理、热爱学校的质朴信念,完成了“地方高校不仅能做好基础研究,而且还能做出国际一流成果”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天下为公,不诚无物,勤则不匮,抱朴守真”,一代又一代的“西大人”恪守着“公诚勤朴”的校训,在西安、在陕西、在西部这片拥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土地上,汲取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养分,远离浮躁、坚守初心,埋头苦干、硕果累累。

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西北大学理清悟透国家“双一流”建设精神实质,结合各学科发展建设实际,坚持统筹资源、明确重点、强化实效、动态支持,创新提出按照“世界一流”“国内一流”“西部一流”“新兴交叉”四个层次科学构建学科分层次建设计划,深入实施学科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学科推进方向凝练,注重高层次学术团队建设,大力开展一流学科平台建设,探索实施学科特区政策,试点“大部制”改革,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评价,积极打造学科“高峰”,拓展学科“高原”。真正实现了学科内涵式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稳步攀升,在全国地方高校中持续领跑,在西北地区高校发展建设中独树一帜。

随着地质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西北大学也成为我省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进入“A+”学科、理论经济学进入“A-”学科、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五、6个学科排名进入前十、16个学科进入位次前30%、全部参评学科进入全国位次前70%。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87月检索排名中,西北大学化学、地球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位列内地高校第70位。

学校现已形成了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若干优势和特色学科,凝练形成了中国大陆构造、早期生命起源、西部生物资源、现代理论物理、中国思想文化、周秦汉唐历史和文学、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中东历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方向,培育形成了数理化、文史哲以及生物、地理等基础学科新的优势学科方向,推动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大数据、丝绸之路研究、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交流与文明交往、区域治理、环境保护等若干新兴交叉和特色学科方向。

敢为人先创新模式 优质资源培养英才

立德树人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在西北大学培养的2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中,走出了28位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建,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杨圣敏,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侯伯宇,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等卓越人才,享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社会影响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20189月,西北大学迎来了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方案的首批学生。学校的完全学分制改革,聚焦于建立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建立依据学分、绩点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人事等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五大改革目标,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将普遍出现。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是学校“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刻体现,更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志在为国家培育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实践工程。近年来,西北大学统筹校内优势资源向教学科研一线投入、导入校外优质资源参与教育教学,实施了包括一流人才培育工程、专业内涵建设工程、基础教学实验室提升计划、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工程、生源质量工程等在内的一揽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飞跃性突破。

学校34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占该校本科专业总数比例达40%,入选总数位居我省第二。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数量位居我省第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4个。新增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获批第三批“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2018年,西北大学生源质量再创新高,在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毕业质量排行榜》中的毕业生质量位列内地高校第50位,陕西高校第3位,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行列。

津梁学术厚积薄发 产教融合推动创新

科研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支撑。在西北大学的办学历程中,接连诞生了中国思想史学科的侯外庐学派、中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派”,参与了南海十一段线疆域划界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变换”和“王氏定理”“秦岭造山带理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等重大贡献和理论成果。

长期以来,西北大学立足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对接中央及省上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并重、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重,加快实施以科研创新引领、注重基础研究提升、加强应用研究引导、加速成果转化推进、完善科研平台支撑、推进创新能力发展、实现开放创新拓展的“科研创新引领工程”,促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产出。2017年,《西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西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相继出台,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下放,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激发投身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两项举措一经出台,成效立竿见影,2018年,化工学院范代娣教授的两项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学校还以优势学科群为引领,立足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大力打造“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五位一体的转化模式,力求推动科研创新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破解成果转化的两个“一公里”难题,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科研效率和转化收效显著。

20171月,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陕西寒武纪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动物》以封面亮点论文的形式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发表,将对人类早期祖先的认知,由距今5.2亿年前推至5.35亿年前,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极大轰动,入选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两年多来,学校相关专家和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国学终身成就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等。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57项,年度立项数突破130项,获批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基础科学中心合作项目各1项,重点项目7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1项,重点项目5项,科研项目获批数量连年刷新历史纪录。新增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引智基地”“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引智基地”获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批复成立“111”引智基地。与延长石油集团共建的“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为我省首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关键技术”获得国际认证,并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确定为两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项目。

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82种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的自然指数数据库(Nature Index)公布的20187月数据中,西北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242位,大陆高校第38位。

抢抓战略区位机遇 国际影响日益提升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王建新教授团队,20年来深耕于丝路古道,这位心怀“踏遍天山人未老,掀起月氏盖头来”梦想的教授说道:“考古连着过去,也在为现在和未来服务。我一直梦想把丝路考古搞起来,发出‘中国好声音’。”像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一样,王建新把学术目标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带领团队踏遍天山的东南西北,建立起游牧聚落考古理论,发现了大月氏的王庭遗址、墓葬等数百处重要遗存,研究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肯定。

融通中外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西北大学立足丝路起点、走向亚欧大陆、放眼国际世界的良好合作机遇,让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文明交往、文化互鉴等领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和广阔舞台。学校紧紧围绕“开放办校”战略,以“全球来源、全球存在、全球影响”为国际化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制定实施了全面推进国际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国际化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推动一流学科国际化发展,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持续产出,形成“留学西大”品牌效应,深化“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国际化工作“增量”“提速”和“提质”。

近年来,学校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立形成了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学校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力度,先后选派近两千名师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访学,与美、英、加、法、日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4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教育机构签署了64项合作协议,开展多元化交流项目,并择优联合启动本、硕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学校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院校”。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聘专引智,聘请各类长期、短期外国专家500余人来校从事科研讲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科研联合攻关,获批了6项国家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成立了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立足学科特色和区位优势,获批设立了中东研究所、叙利亚研究中心和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成立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等高端智库机构,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建设成果,发起组建了“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设立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孔子学院和菲律宾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合作开展本科教育项目。

聚焦发展重大需求 服务社会强校报国

服务社会是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西北大学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服务定位,着眼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发展和转型升级,全面加强自身社会服务贡献能力建设,旨在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业创新与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依托自身雄厚的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基础,发挥优势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发展教育经济、增强文化传承保护、强化资政建言功能、建设高水平智库,着力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发出“西大声音”、打造“西大品牌”,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全面开拓与各级政府、主管机构、科研院所、智库中心、企业公司的战略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咨询研究、科研协同合作、专项领域分析、技术合作与产业分析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学校先后与陕西省发改委、省决咨委、省食安办、省广播电视台,西安市政府、咸阳市政府、内江市政府、新疆文物局,中国工商银行、长庆油田、延长油田、陕鼓集团、鑫苑集团,中国地科院、深圳华大基因等30多个政府、行业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有效促进并实现了高校与地方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此外,学校还积极响应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大力发挥学校科技、资源优势,重点帮扶安康市平利县、汉滨区及商洛市商州区黄山村,定点扶贫黄山村,推进扶贫培训、示范基地实体项目建设、志愿服务三项常态化工作,构建社区学院教育扶贫新模式,形成了“专职干部集中开展,职能部门协力配合,院系、科研机构积极介入,广大师生全面参与”的扶贫工作态势,还与邑区、佳县、柞水县、黄龙县建立实体性的地方科技工作站和科技人才工作站,通过联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造县域经济创新中心,助推地方脱贫攻坚。

西北大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平台优势和人才团队优势,积极推动实施“文化西大——中国文化名片工程”,按照“聚集一批文化大师、搭建一批学术平台、产出一批精品成果、孵化一批文化产业”四个一批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文学创作、艺术创意、戏剧影视、数字博物馆四大功能区,全力建设集研究、创作、育人、交流、产业孵化为一体的中国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学校目前已经与一批机构和个人签订了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建设故宫学院(西安)、中国文物保护修复学院、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石鲁美术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雷抒雁文学馆等作品科研与展陈平台,借助我省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以周秦汉唐文化、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关学与陕西地域文化等为切入点,创作了一大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在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区域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引育并举汇聚人才 改革创新激发动力

人才是推动一流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高层次人才竞争愈趋激烈的背景下,西北大学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两不误、两促进”的全面人才观,坚持按照“奖励高端、调动中坚、扶持青年”的原则,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机制,实施了“顶尖人才奖励计划”“仲英青年学者计划”“秦岭学者计划”“人才队伍海外研修计划”等多项人才支持计划,有序推进师资博士后、多级人事代理制度,优化完善人才考评机制,设立无行政级别的实体研究机构,强调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汇聚了一批学术大家和青年学术骨干。两年多来,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设院士工作室14个,考古学家工作室1个。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2人,国家外专局高端外专项目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11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

改革就是要完善治理结构,突破规则,打破平衡,超越现状,提高效率,激发推动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作为教育部12个全国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中唯一的一所高校,西北大学探索“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改革模式,变传统的“大学办大学”为“学院办大学”,在改革探索中凝聚新动力。学校赋予学院在人员聘用、资金使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大自主权,以发展目标配置资源,推动“放权”“管理”“服务”3个方面转型升级,以激发活力、增加动力、释放潜力,使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牵引式”升级为“动车式”,增加发展的新动力、激发发展的新活力,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强化使命担当,奋力追赶超越。

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这是西北大学继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之后的又一殊荣。是荣誉,更是责任。“西大人”身上都有一股子精气神,是一种卯足干劲、永不服输的精神。“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建设的内容涵盖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西北大学将紧密围绕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特色”,坚持回归大学常识,抓住人才培养本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紧紧依靠综合改革内生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手,以人才队伍为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带动引领作用,以超常规的发展理念,实施超常规的改革举措,在陕西追赶超越的大潮中产出超常规的建设成果,稳步朝向建成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梦想砥砺前行。

来源:《陕西日报》20181015日第16